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羅田論壇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新用戶注冊
x
劉心明
地方歷史,如果不是有特別重大意義的,進不了國家正史。 我寫下這篇文章,就是為了記述一段歷史,同時也為了紀念一些人。這些歷史事實,由于年代久遠,不一定準確,人物也不一定有名有姓。但它卻真實地發(fā)生了,下面,我給大家敘述這個的故事。 這件事是我母親親眼所見,她還健在,不過已經(jīng)84歲了,但她耳聰目明,記憶力不錯,連續(xù)跟我說過多年,我外婆曾經(jīng)也跟我講過。此時如果不寫出來,以后,不會有人知道。 民國37年,即公元1948年,這年的農(nóng)歷七月份,我外婆家發(fā)生了一件事,讓我媽媽記憶猶新。我外婆家在上余坳陡水鋪陳家垸,今屬羅田縣九資河鎮(zhèn)余家坳村。 這年農(nóng)歷七月十二日一大早,陳家垸突然來了一支小部隊,約一個班,十一個人,共九條槍,這些兵將陳家垸包圍,然后逐一進垸,帶隊的是一位姓蘇的連長,二十多歲,外婆說他是個“白面書生”,人長得不錯,很有精神。后來才知道這支小部隊是八路軍,這是當時老百姓的叫法,據(jù)我在羅田黨史辦當主任時的了解,此時的八路軍已經(jīng)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了。1948年駐羅田的共產(chǎn)黨軍隊,只有兩支部隊在進行小股活動,主要任務是打游擊,騷擾國民黨政權。一是鄂東獨立旅張體學的部隊,一支是鄂東軍分區(qū)羅田縣大隊(團級建制,但沒有一個團的兵力)。根據(jù)我的判斷,結(jié)合張玉祥同志的回憶(時任羅田縣縣大隊排長,后任中共羅田縣委副書記兼組織部長),判斷這一個班是羅田縣大隊的人馬,因為鄂東獨立旅此時不在羅田活動。 1947年6月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,8月下旬進入羅田的部隊是中原野戰(zhàn)軍第六縱隊,退出的時間段應該是1948年初。農(nóng)歷七月間,正是解放軍留守部隊最困難的階段。當時,國民黨政府地方政權仍然占統(tǒng)治地位,以剿匪的名義,出動正規(guī)軍、自衛(wèi)隊、小保隊到處清剿這些堅持在國統(tǒng)區(qū)斗爭的共產(chǎn)黨軍隊,而解放軍留守部隊,自六縱撤出大別山后,處于被動挨打、東躲西藏的極其艱苦困難時期。 這支小部隊為什么到陳家垸來?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目的,我的分析是搞糧草或者短暫休整。他們沒有固定的地方駐扎,但多數(shù)時間都在薄刀峰六垸一帶落腳。這次到突然到陳家垸之后,將全垸老小約三十余人封鎖在垸中,不準外出,怕走漏消息,驚動了國民黨自衛(wèi)隊。這些戰(zhàn)士很客氣,幫助垸里的老百姓打柴、挑水、掃地。吃飯問題分在各農(nóng)戶解決,并且都給錢。他們在陳家垸住了三天。 陳家垸有一個人,大約三十多歲,名叫鄭維亭,跟我媽媽是叔伯堂兄妹的關系,他生就一副黑臉,五短三粗,人稱鄭屠夫,因家底不薄,還讀了幾年私塾。他有個秘密身份:國民黨羅田縣三里畈區(qū)情報組長,這個身份,就是他父母都不知道。他看到解放軍小部隊進了陳家垸,覺得這是個立功機會。這天半夜,他扒開半墻三口磚,側(cè)身翻出墻外,從屋檐溝偷偷地跑到牌形地鄉(xiāng)公所報信。 為了保證安全,這支小部隊派出兩個流動哨,但沒有發(fā)現(xiàn)鄭維亭偷跑,他們還安排我母親和她侄女兩個小孩到對面大路上望風。我母親那一年只有十一歲,另外一個更小。戰(zhàn)士囑咐她們,看到有拿槍的人過來,立即回垸報告。此時,解放軍戰(zhàn)士們有的在睡覺,有的打掃衛(wèi)生。蘇連長將身上一共32塊銀洋拿出來,在堂屋讓我外婆給他縫一個布袋子,方便裝銀洋。就在外婆正在縫袋子的時候,就聽到垸外槍聲大作,蘇連長喊了一聲:“我的媽喲!不好,敵人打來了!”。說完就迅速拿出手槍跑出去,也不要銀洋了。 當時國民黨羅田縣自衛(wèi)隊帶著一個連隊的兵力,對陳家垸實施了合圍,戰(zhàn)斗異常慘烈,解放軍的這些勇士些們,跟自衛(wèi)隊展開了激烈的搏殺,因寡不敵眾,十一位戰(zhàn)士,只有八人從后山“官看垴”上突圍回到六垸。這次國民黨自衛(wèi)隊突襲陳家垸,解放軍一共犧牲兩人、六人負傷,蘇連長被捕。蘇連長被捕時,子彈打完了,與敵人肉搏,他拳打腳踢,敵人用了五個人才將蘇連長按住。這次戰(zhàn)斗,敵人并非正規(guī)軍,而是民團性質(zhì)的地方武裝,也就是烏合之眾。這場戰(zhàn)斗,如果他們不是利用鄭維亭的情報,以突然襲擊的方式,解放軍可能還有得一打。但在這樣的情況下,面對十倍于己的敵人,他們毫無懼色,英勇戰(zhàn)斗,還能突圍跑走八個,并且打死了自衛(wèi)隊九個人。從小的方面看是失敗了,從大的方面看,他們算是成功的。 我媽媽她們兩個孩子聽到垸子里槍聲像放鞭炮一樣響著,嚇得往山上跑,還哪敢回家報信?她們一邊哭一邊跑,直到晚上才小心翼翼地走回家,這時,垸中已經(jīng)恢復平靜,大人們?nèi)寂芰,一個人也沒有。她們兩人只好往后面山上去找,幸好這天晚上有月亮,摸了很長時間,才在代垸找到我外公、外婆他們?nèi)娜恕?/font> 這件事,如果沒有鄭維亭傳遞情報,國民黨政府不可能知道他們住在陳家垸。當時沒有公路,從陡水鋪到牌形地,只有沿著巴源岸邊往下走十五里山路才能到達。后來了解到,抓住蘇連長以后,國民黨第二天就在牌形地大河坪槍殺了蘇連長,埋在牌形地衛(wèi)生所后面一個叫栗林宕的地方,我母親說是一株老栗樹下面。后來,我也曾找過這個地方,但沒有發(fā)現(xiàn)老栗樹。當年牌形地的老人們都記得,都說葬在栗林宕,但誰也說不清具體在哪一棵樹下面。 外婆幫蘇連長縫布袋時,聽到槍響,蘇連長跑出去后,她跟外公也跑出垸子,躲到山上去了;貋砗,國民黨知曉她幫著解放軍縫了裝銀洋的布袋,牌形地鄉(xiāng)公所找她要這32塊銀元。外婆說,那時逃命都來不及,還哪里管得到錢的事啊,冤枉!但鄉(xiāng)公所的人不信,非要她賠,外婆后來跟我說,回家后哪里看到錢?連袋子都沒有見到。我分析很可能是國民黨的兵見錢眼開,順手拿走了。鄉(xiāng)公所將我外婆捉到牌形地,關在一間房子里面,一共關了七天。后來是外婆娘家的一個本姓紳士擔保,七拼八湊32塊銀元,外婆才被放出來。 鄭維亭做了這件壞事以后,估計解放軍已經(jīng)了解到是他報的信,他嚇得很厲害,跑到三里畈躲了很長時間。為了找他報仇,此后,每天晚上解放軍都要來陳家垸找鄭維亭,先后找了三個月。最后還是沒有抓住他,只好將他的老婆捉到山上,但他老婆死活不說他的去向,只說自己是個家庭婦女,男人在外面做了什么,她一概不知。解放軍見問不出來有價值的東西,關了幾天后,就將她放了。她家里人以為她這次被解放軍捉去,一定會要她償命,沒想到她卻毫發(fā)無損地回來了。 犧牲的兩個戰(zhàn)士,都是在三外公家打死的,一個在堂屋,一個在灶后面。垸前屋后,敵人也死了九個。農(nóng)村人非常迷信,認為這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,但垸的人并不知曉是他報的,如果知道,一定會引起公憤,不說別人,就是三外公也饒不了他,因為鄭維亭是三外公的侄子。 解放以后的1950年,新生的政權急需大量有文化的人才,鄭維亭的事還沒被人發(fā)覺,因他讀了幾年書,有一定文化程度,政府招收他到鄉(xiāng)農(nóng)會工作。沒幾個月,一場鎮(zhèn)壓反革命(簡稱鎮(zhèn)反)的運動在全國興起,鄭維亭因為國民黨被俘人員,為了立功受獎而舉報了他,他知道自己的活路不長,聞風而逃,不是逃往外地,而是逃回陳家垸,大家白天看到他回來,還跟垸里的親人們說說笑笑,擦黑的時候,在他房間用一根繩子吊死了。 牌形地這個地方,在解放前夕,國、共兩軍對壘,在此進行了多次戰(zhàn)斗,共產(chǎn)黨方面主要是中原野戰(zhàn)軍六縱、鄂東獨立旅和羅田縣大隊,國民黨方面主要是廣西軍和縣自衛(wèi)隊及小保隊。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時期,在牌形地建有民主政府、醫(yī)院、修械所和彈藥倉庫。是國民黨的重點目標,所以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偷襲和正面打擊,互有傷亡。 現(xiàn)在人們知道烈士長眠的有四個地方,其中三處有墓碑,一處沒有。一是葬在天堂電廠圍墻旁邊、大革命時期的金翰高烈士,上世紀九十年代,由時任河鋪鎮(zhèn)黨委書記周緒文同志為其立碑。二是葬在衛(wèi)生所斜對面山崗上的兩位烈士,知道其中一位是姓王的班長,由文革時期的造反派為其立碑。三是葬在黃家垸右邊山坡上的五位無名烈士,新千年后,由爐火垸村黨支部書記余勝鵬同志為其立碑。四是栗林宕的蘇連長,至今沒有立碑。這四處革命烈士遺址,我們知道姓和名的只有金翰高一人,知道姓而不知道名的有二人,蘇連長和王班長,其余的不知道姓名。這些烈士,每年到正月十五和清明節(jié),當?shù)乩习傩兆园l(fā)地分別為他們送燈亮、燒香紙祭奠。 在2020年清明節(jié)到來之際,我寫下這篇文章,以表達我對烈士深切的緬懷和崇高的敬意!
2020年3月5日于羅田縣城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