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羅田論壇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新用戶注冊
x
羅田縣匡河鎮(zhèn)石橋鋪村有一位66歲的老漢叫張家盛,他用一面牛皮鼓、一根普通木棍加上一副快板,再配以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唱腔,讓悠悠古韻唱出新時代新風氣。 近日,記者慕名而來,還沒進村子,就聽到抑揚頓挫的說唱聲。循著聲音,我們來到了塆里的休閑廣場,看見許多村民正圍坐在一位老人周圍,聽老人表演鼓書說唱。 鼓書是一種傳統(tǒng)說唱藝術,明清時期由北方傳至南方,主要流行于廣大城鎮(zhèn)和鄉(xiāng)村。鼓書的文學腳本稱為鼓詞,基本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,唱腔曲調多源于流行地的民間音樂及地方小調,并用地方言語演唱,雅俗共存,詼諧有趣,其聲調抑揚頓挫,韻味十足。 張家盛如今是我縣為數(shù)不多的鼓書人之一。上世紀70年代,在一次偶爾聽了老一輩的鼓書說唱藝人的表演后,張家盛就與鼓書結下了不解之緣。 羅田鼓書傳承人張家盛介紹,因為我一直就很喜歡聽書,而且可以像錄音機一樣,一字不落的記下來。后來我就拜四口塘的一位老先生,姓王,叫做王漢周,老先生就帶我走上了鼓書生涯。 隨著不停的走村串戶表演鼓書,加上自己刻苦鉆研,張家盛的鼓書說唱水平不斷提高?恐炙囸B(yǎng)家糊口的同時張家盛也靠著手藝收獲了愛情。 有了幸福的家庭,張家盛開始把全部的精力放到提升說書水平上,走村訪友,和周圍縣市的同行進行學習交流。 英山縣鼓書協(xié)會副會長張水朝表示,張家盛這在鼓書方面會鉆研,說得非常好,說得傳神,并且生動活潑,另外他的嗓音非常好聽。 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手機、電視、電腦等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,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的同時,生活節(jié)奏也快來越快,傳統(tǒng)鼓書說唱表演受到?jīng)_擊,聽的人也越來越少。從上個世紀開始,張家盛逐漸退出表演。近年來,傳統(tǒng)文化越來越吃香,張家盛又萌發(fā)了重操舊業(yè)的念頭。為了讓傳統(tǒng)的手藝適應新時代的需要,張家盛開始學習國家相關的政策,把精準扶貧、脫貧攻堅、黨史學習教育等內容編寫成群眾喜聞樂見的鼓詞,走村訪組進行演唱,沒想到喜歡觀看說唱鼓書的群眾越來越多。 羅田鼓書傳承人張家盛表示,提高羅田鼓書的知名度,讓更多的人認識羅田鼓書,欣賞羅田鼓書,我們這個年紀的人,我想好好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,我還想收個徒弟。 目前,縣文化部門正在組織工作專班著手對傳統(tǒng)鼓書這種原生態(tài)的說唱表演加以保護和開發(fā)。 匡河鎮(zhèn)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徐銳表示,張家盛即興表演出口成詞,經(jīng)常將黨的政策、反腐倡廉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、黨史學習教育等主題融入到了節(jié)目之中,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。今后文化服務中心將聯(lián)絡更多的鼓書藝人,成立傳承基地,為他們提供服務場所和設備,給他們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學習平臺和機會,讓非遺文化在匡河鎮(zhèn)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(fā)展。
來源:羅田新聞網(wǎng)
|